9月27日,在2号教学区1208教室,财务管理专业于骁晗老师分别为财管211班、财管212班、财管213班的新生开展了职业前瞻教育的第一课——如何培养英语运用能力。
于骁晗老师通过对英语运用能力的5个分支,即词汇、听、说、读、写等五个方面的能力介绍与讲解,使学生懂得提高外语运用能力的方式方法,懂得如何将5项能力应用于财务工作之中。同时通过在课堂上组织单词拼写竞赛、英文自我介绍展示等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将英语运用于财务工作的实践能力。于骁晗老师指出,作为学校“三五能力”之一的外语运用能力,在整个大学四年乃至毕业后五年都十分重要,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能运用好一门外语是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之一。
此次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了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管理工程系作者:于骁晗
9月28日下午,在2号教学区2202办公室,互联网金融专业长于红岩带领本专业全体教师开展在课程评价中“如何更好地测量学生“三五能力”集体备课活动。孟津宇、王文晶老师在会上积极发言,分享教学内容和授课思路,认为对于学生“三五能力”的掌握程度可以采取预习,随堂测试,课堂双抽回答,课后思考题完成,课程及专业竞赛表现等方法进行测量;以五种通用技能为工具,以五种素质能力为最终目标,通过课点的考核,教师在课程评价中可以进一步测量学生的“三五能力”;于红岩老师指出测量时可以从显性和隐性两个角度进行考虑,显性课程以课点为载体,隐性课程以活动为载体。要求各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在课程评价中体现对学生“三五能力”的测量。
经过集体备课,各位老对如何在课程评价中更好地测量学生“三五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管理工程系 作者:王文晶
【责任编辑 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