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午,信息工程系在一号教学区2406会议室举办特色课交流评比活动,全系教师参与。系负责人刘春媛和教学工作副主任李野共同主持。

此次交流评比,课程体系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画四个专业参加,赵鹏、丁磊、佟鑫等12名教师参与门课交流。交流评比的课程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了课程建设成效,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色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的做法,体现了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组与序化,“三三办学”的特色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实验实训环节的精心设计及其良好的授课效果,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提升,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设计,教学团队的深入研讨和教学效果的持续改进。

每位登台交流教师的课程,在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中都与专业特色和毕业要求紧密结合,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将布鲁姆高阶、低阶认知与课程项目相结合,制订学习手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在课程实施中,把教师、导员、生涯导师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督促学生学习,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在课程评价方面,教师作为监理师,以课点为单位对项目目标达成度进行测评,保证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全部教师分享后,系负责人刘春媛结合本次交流评比的课程进行总结,对本系教学改革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布鲁姆认知的课程设计;二是要发挥生涯导师的作用;三是要进一步落实三三办学。
此次交流评比,给全系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好的思路。
【责任编辑 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