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推广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的先进经验,展示优秀成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9月2日下午,学校在图书馆601报告厅举办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考核评价改革优秀案例交流评比活动。学校教务处处长、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各学院副院长及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考务科科长冯洁主持活动。

活动伊始,冯洁回顾了学校自2019年发布课程考核改革实施意见以来,在推动考核方式从传统“一考定成败”向多元化、过程性评价转变方面取得的成效。介绍了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考核评价改革优秀案例初选情况,各部门共备案改革案例45项,经校级评审,最终推荐14项优秀案例参与本次交流评比。
案例展示按主题分阶段进行,优化非标准答案考核案例5项,展示了教师们在突破传统标准答案限制、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探索。

强化过程性评价案例4项,体现了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科学设计评价体系的改革思路。

反向设计评价标准案例3项,案例聚焦学习过程的持续跟踪与反馈,强调了考核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推进评价主体多元化案例2项,教师分享了引入企业、竞赛、学生等多方主体参与评价的创新实践。

活动采用“汇报+提问”形式,每位汇报教师展示其改革理念、实施过程与创新成效。由各学院教学副院长、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督导组成的专家评委,与全体参会教师担任的大众评委共同进行评分。汇报过程中,与会教师踊跃提问,就案例的具体实施、效果评估及推广可行性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教务处处长李文禹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及实践价值,强调课程考核评价改革是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着力点,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深耕”,鼓励教师立足课程特色与教学目标,选准考核评价改革方向,持续探索、深度实践,形成具有课程特色和示范效应的评价模式;二是“平台”,希望各学院及职能部门积极搭建支持平台,整合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等多方力量,依托专业集群建设,打破学科壁垒,为改革实践提供更广阔的资源保障;三是“融合”,倡导以多渠道、多路径推进考核评价改革,将评价改革与“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模式深度融合,驱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不断强化“学生中心、双元育人、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
本次活动,为全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互鉴平台,有效激发了一线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内生动力,对持续深化考核评价改革、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佚名 一审:李文禹 二审:王凡 三审:王倩】